2016 年為閏年,而在 2/29 這一天,Google 與 Facebook 分別以自己的方式標記這特殊的一天。Google 的部分推出了特殊的 2016 閏年 Google Doodle,Facebook 則會在塗鴉牆上提醒使用者今天是 2/29。然而什麼是閏年呢?一般的認知中,閏年為每 4 年一次(也就是年份為 4 的倍數),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。請繼續往下看~

原來,閏年的定義不是 4 的倍數年?
一般我們認為,每 4 年會出現一次閏年,但其實這是不完整的。目前針對閏年的完整的定義為:
- 西元年份除以 400 可整除
- 西元年分除以 4 可整除,但除以 100 不可整除
符合以上兩點其中之一,才能夠被稱為閏年。因此 2016 年符合第 2 點,是閏年;2000 年符合第 1 點,是閏年。但 1900 年與 2100 年雖然是 4 的倍數,但可以被 100 整除因此不是閏年,稱做平年,2 月還是只有 28 天。當然,只要不是 4 的倍數的年份,理所當然也不會是閏年。不過,因為 4 的倍數年卻不閏的機率,最快百年才有一次,因此一般來講 4 年一閏其實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就是了~

為什麼閏年的定義要那麼複雜呢?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相關條目的說明:若以陽曆為例,「年」的計算基礎是回歸年,而一個回歸年大約等於 365.24220 日。因為在平年西曆只計算 365 日,結果 4 年後便會累積 0.24220×4=0.9688 日,大約等於一日,所以便逢 4 年增加 1 日閏日以抵銷這 0.9688 日。 然而,累積 4 年後多的 0.96876 天,與真正的 1 日尚差 0.03124 天,故如果不間斷地按照 4 年 1 閏的方式修正,百年後將累積成 365×100+25 = 36525 日,比真正的 1 世紀日數 365.24219×100=36524.219 多。因此曆法學家便重新規定閏年的規則為:西元年分逢 4 的倍數閏、100 的倍數不閏、400 的倍數閏。
此外,如依照現有太陽年的長度與上述閏年規則,每 8000 年又約差 1 日,因此約翰·赫歇爾提議每逢 4000 的倍數不閏,如公元 4000 年。但距此 1 年分來臨尚有約 2000 年之遙,因此還未曾真正納入規則或實施過。又由於地球公轉速率的不穩定與眾多影響因素,屆時是否需要納入此規則仍有疑問。
來源:維基百科
延伸閱讀
- 三星正式發表Galaxy S20 FE:六種色彩、5G版僅699美元起
- 小米台灣9/23直播發表新款小愛音箱、米家吸頂燈等新品以及中秋節優惠訊息
- 針對兒童設計的YouTube Kids服務正式在台上線
- HMD發表Nokia 8.3、3.4、2.4等三款新機!其中兩款將於9月底在台發表
- 宏佳騰推出Ai-3 Comfort電動機車,主打女性市場
- 高通發表Snapdragon 750G 5G處理器,將首度搭載於小米新手機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