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關於網路霸凌的新聞案例太多了,去年寶瓶出版社社長因為成受不了網路公審而一度差點輕生。如果一般人都承受不住,那麼,林奕含當時因受不了出書後PTT網路霸凌而輕生的機率有多高?
1.寶瓶出版社社長朱亞君並不是嫌疑犯,若要說間接殺人,要負責的肯定也是PTT那群殭屍帳號,不會是她。
2.對於創作者而言,小說比起散文是一條尤為漫長的路,會希望作品出版或,人之常情,但我認為為此追究寶瓶出版社,我覺得過頭了。[1]為什麼不去追究二月~四月底她離世前到底發生什麼事?如果2-4月她離世前,過去那些引發她創傷的人事物都沒有主動跟她接觸的話,我倒覺得PTT謀殺她的可能性是最高的。當然也可能,她當時這段時間心理上的mental support偏低,要獨自面對的公眾壓力又來到高點,PTT的發文完全沒有在客氣的…一把把語言的利刃萬箭齊發,好像要趕盡殺絕似地就怕射不穿她的心臟,就怕她倖存,連局外人都覺得異常殘忍
林奕含2016年9月1日 ·
當初談好的合作破了。
她說我會受不了出版後的壓力。
我很想跟她說:
請妳以後不要隨便對別人說
「妳什麼都可以告訴我」
因為有白癡真的會就這樣相信,比如我[2]
我相信被退稿的她確實可能受傷憤怒,心裡上一定有一定的衝擊,畢竟可能說好的事,確實可能有不滿或失望的情緒,人之常情。可是,把她死亡的事件推拖到寶瓶出版社,我個人覺得著實太牽強。因為她的書始終出版了,而且快速地被注目,而且新書剛出版時她接受訪問或參加新書發表會時狀態都是好的,是不是大間出版社出版早已無所謂。
退稿合作破局的理由。一、她出自好意擔心她的心裡承受能力。出版社社長的擔心,我覺得可以被理解應該要被理解,畢竟這本小說等於把作者自己最脆弱最容易被攻擊的地方、最容易引爆創創傷的記憶全部昭然若揭公諸於世,這其實很危險,因為那稱作傷痕文學,在免疫力相對較差的時候,風險更高,也或者說極度極度考驗一個人的心裡承受力!不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………
大家對於出版社的想像是什麼?文藝?感性是,對書、對文字的passion是。但現實面的角度去著眼,出版社本身就是一種企業經營,投資一個作家就像投資一張股票一樣,出版社考量的是一個商品能不能回本,能不能替他們帶來利潤、風險值有多高,那是因為每一筆資金出入都攸關同業競爭的生存戰。因為出版一本書,從印製到行銷倉儲等費用,至少要預估十~二十萬的資本…… 就是這麼現實!
comment